中国发展观察|粮食安全背景下,如何理解大食物观
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政协农业界、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委员联组会时,再次强调“要树立大食物观”。在《中国发展观察》杂志2022年第6期“战略”栏目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撰文《粮食安全背景下的大食物观》进行深入阐释。
文章指出,工业化促进了社会分工和城市发展,使得更多的人群不必依赖农业生产就可以获得食物供应,无论是农作物种植还是畜禽养殖,都越来越专业。在分工专业化的背景下,人们食物结构日益复杂,不仅克服了传统地理空间的约束,甚至可以根据需要来选择或编辑生物性状。从趋势来看,人类即将摆脱食物获取的自然约束,进入发展的全新阶段。
文章认为,大食物观是建立在强大的现代农业和现代社会基础上的。大食物观并不是“有啥吃啥”,而是“吃啥有啥”,是更高层次的粮食安全目标,包含了食物选择的自由权利。同时,大食物观是建立在粮食安全基础上的,既是观念的更新升级,也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粮食安全背景下,大食物观是对现有粮食安全在内容上的丰富与更新,既体现了农业生产与经济社会的系统性和协同性,也实现了农业质量效益竞争力提升与粮食安全的统一,为粮食安全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在现实条件下,大食物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价值。大食物观更好地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涸泽而渔、焚林而狩这样的短视行为是需要摒弃的。
在开放条件下,全球农产品供需始终处于波动状态,无论其平衡状况如何,从大食物观出发,对当前的粮食安全策略都有一定的启发。首先,农产品的进口并不意味着农产品的缺口。其次,农业高价值化并不妨碍粮食安全。如果高价值农业有损粮食安全,那么粮食将成为高价值农业产出。大食物观之下的农产品供需,不仅可以反映经济余缺,同样可以反映营养余缺。
(整理/高妍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