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将为工业互联网发展提供新引擎

2022-08-19 09:03:16BY:lyw
【字体: 打印

工业互联网是以网络为基础、平台为中枢、数据为要素、安全为保障的应用模式,通过对人、机、物、系统的全面连接,构建起覆盖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新制造和服务体系,能够变革传统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帮助制造企业全面提质、降本、增效。“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以工业互联网为基础,贯通政府侧和企业侧,融通消费端和制造端,是发展工业互联网的重要模式和抓手。

|工业互联网政策受捧,实践不及预期

在过去数年中,工业互联网政策发展经历了两化融合阶段、“互联网+”阶段和新基建阶段,定位不断上升。在两化融合阶段,政策内容主要是“深化物联网、互联网在工业中的应用,加快工业生产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和服务化转变”。在“互联网+”阶段,工业互联网政策内容变为“充分发挥互联网在促进产业升级以及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中的平台作用”。在新基建阶段,工业互联网重要性进一步升级,被定位为重要的新型基础设施。从全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来看,全领域发展模式不够成熟,推广速度不及预期,主要存在多元场景差异大、开发周期长、成本高等问题。此外,受宏观经济、行业景气度、自身运营能力以及工业互联网赋能作用尚不明朗等因素影响,企业对承担高额“工业互联网+”升级成本抉择压力较大。

|“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为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提供新思路

“产业大脑”立足于产业及其细分领域,汇聚政府、企业、行业等海量数据,以数据驱动生产要素整合优化,推动企业提质增效、产业转型升级、政府治理有效。“未来工厂”是产业大脑的实践基础和服务对象,其融合了机器人、数字孪生、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以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为形态,实现高效、高质、绿色的现代化生产。“产业大脑+未来工厂”体系的构建与应用,将形成从中枢到网端的网络组织生态体系,驱动生产方式转变、产业链组织重构、商业模式创新,推动制造业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的全面连接,实现订单、技工、产能等资源和数据共享,增强资源配置效率和产业链协同能力,提升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水平,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上下贯通、互为支撑、持续发展的新模式。

|浙江省率先垂范成效显著

浙江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治理数字化、数据价值化协同发展,率先探索出“产业大脑+未来工厂”的发展模式,为建成全球数字变革高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是政策完善、路径明确。浙江系统出台《浙江省全球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十四五”规划》《浙江省培育建设“未来工厂”试行方案》《“未来工厂”建设导则》《行业产业大脑建设指南》等政策文件,明确提出将聚焦“415”产业集群和重点产业链,分行业开展“产业大脑”建设,探索细分行业“产业大脑”数字化标准、制度、技术规范和建设运营机制,开展智能制造试点,梯次建立智能制造企业培育库,加快建设“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每年探索培育建设“未来工厂”10家左右,示范引领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发展。二是直击痛点、举措实效。浙江坚持整体性规划,建设统一标准,建立评价与激励机制,推动行业“产业大脑”各分区的融合以及在全省各地的应用覆盖,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创新“未来工厂”应用场景建设。如省政府采取“揭榜挂帅”的方式开展“产业大脑”试点建设并给予政策支持,地方政府在应用普及阶段补贴部分升级成本,引导供应商对企业数字化改造,待企业取得成效后支付剩余费用,大大提高了企业风险承受力,提高“尝鲜”热情。三是发展迅猛、遍地开花。浙江实施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加快推进“产业大脑+未来工厂”融合发展新范式,做强做大数字安防、集成电路等六大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预计到2027年将建成行业产业大脑50个,培育未来工厂100家、智能工厂1200家,实现规上工业企业和重点细分行业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百亿元以上产业集群工业互联网平台全覆盖。各市结合自身产业基础探索特色发展路径,如宁波探索出“产业大脑+未来实验室+未来产业集聚区+未来工厂”发展路径,台州在核心区系统布局“一批协同创新中心、一类示范产业园区、一群链主型企业(未来工厂)、一个产业大脑和一组高端城市服务功能区”,构建圈层式产业新生态。以宁波模具(金属)行业产业大脑为例,目前已建成智能动态排产、数字地图、生产指挥数据链等6个应用场景,模具企业生产效率提升20%-100%,生产交期缩短10%-30%。爱柯迪创新推进“5G+未来工厂”建设,人均产值从60万元提升到90万元,设备综合效率从60%提升到85%,半成品周转天数从14天下降到5天。浙江省先行探索产业大脑的建设运营与深度赋能经验,对于其他省份与地区的经济治理体系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产业大脑+未来工厂”发展模式将有更大作为。

(文/国研智库新基建研究中心 徐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