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三大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现代化。新发展阶段,应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规模化发展为基础,以标准化发展为抓手,以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为依托,大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农业差异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与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推动现代农业高质高效全面发展。
|规模化发展
规模化发展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也是实现产业富民和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的重要途径。发展现代农业,需要通过规模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和供应链,重视提升农业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全要素生产率,破除制约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瓶颈。一是在农户或合作经营层面,完善土地承包法规制度,推进承包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和宅基地制度改革,缓解农业土地过度分散导致的产率损失和成本上升问题。二是在服务规模层面,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完善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农业集成化解决方案,推动农业信息资源对农业生产力的赋能,通过融通系统、联合开发、衔接作业等方式,扩展单位劳动力的管控规模,推动农业产业链和价值链各环节提质增效,发挥制度、技术、管理、业态、模式的综合效益。三是在区域规模层面,促进农业生产向优势产区集中布局,共享大型基础设施的外溢效应、产业技术体系的创新成果、区域公用品牌的市场影响力。
|标准化发展
产品质量优良、产业集约高效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要求之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必须走质量兴农的路线,通过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推动产业发展提质增效。一是健全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相关标准建设,鼓励各地制定符合当地实际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推进各地区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积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按标生产,培育农业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二是以提升各类产品质量为核心,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提升产品知名度和附加值,开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满足多样化、高品质的市场需求,提升绿色化标准化生产能力。三是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工程,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监测、追溯体系建设,提升“互联网+农业”高标准示范基地建设水平。
|差异化发展
受区域资源禀赋不同和发展走势分化影响,各地农业发展基础与阶段存在差异性,需因地制宜,以地方主导产业的特色化发展为重点,科学规划,细化发展导向,整合优势资源,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新业态、新模式,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功能叠加的现代农业产业链。一是要明确区域优势,找准定位,探索农业多元化发展模式,把握好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开展市场差异化竞争,并通过品牌打造巩固市场竞争优势。二是深入挖掘农业的文化教育、旅游观光、休闲康养等生态产品价值,因地制宜推进新型农业业态,创新推动以美丽乡村为载体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三是推进现代农业试点示范,选择一批基础较好、条件成熟并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实施农业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围绕农业产业链做专、精、特产品,形成分工合理、链条完整、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产业结构优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村、产业强县,并通过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充分发挥溢出效应。
(文/国研智库乡村振兴研究中心 麻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