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视点|乡村建设应注重与传统艺术融合

2022-10-08 15:23:00BY:lyw
【字体: 打印

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只建设美丽乡村是不够的,一定要建设美好乡村。什么样的乡村是美好的呢?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记得住乡愁”,能让人记住乡愁,让乡愁有处安放的乡村才是美好的乡村。因此,“点亮”乡村的最好方式就是艺术,艺术让乡村有韵味、有品味、有魅力,这才是美好乡村。

乡村艺术化能满足城乡居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解决温饱问题不同,美好生活追求多样化、个性化、艺术化。我国幅员辽阔,乡村更是承载我国多样化生活状态的主体,因此,乡村的艺术化发展恰好满足人们对乡土文化、诗意田园的向往。

乡村艺术化必然要谈及乡村“空心化”问题。艺术不是空洞的,需要根植于土壤,需要有不竭的源泉滋养。艺术在激活乡村生活、赋能乡村振兴中,也会更具生命力。乡村艺术首先要源于乡村,在乡村中挖掘艺术之美,发挥艺术价值,再服务于当下乡村生活生产。例如,乡土的绘画、雕塑、建筑、音乐等艺术形式是乡村艺术中的重要形式,要对其进行挖掘,再造,再利用。当艺术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动因时,才能达到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互相促进。

乡村艺术化关键在于如何实践。当前,首先要形成一条基本认识,就是要树立乡村文化自信。在传统农业文明被工业文明逐渐替代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传统文化及乡土文化,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源。乡村艺术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例如,文旅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已经有了很多成效显著的案例。除此以外,手工艺传承与发展是乡村艺术化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产生活融合得好的乡村往往能够获得较好的发展,同时,乡土文化又能得到保留。

借鉴一些先进经验,手工艺带动乡村艺术化发展可以参考以下的做法。第一,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乡村建设,激发企业的参与热情;第二,建设居民参与型手工作坊,发挥当地居民的主动性,鼓励当地居民参与,在互动和沟通中达到融合;第三,建立专业工作支持队伍或组织,依靠专业人员和学生实践团队给出设计方案和建议,指导艺术化发展,有效衔接市场需求;第四,建立一批民间智库和非营利民间组织,协调政府、居民、企业等关系。

(文/国研智库乡村振兴发展研究中心 耿晋梅)

—————————————————————————————————————————

本文章版权归中国发展出版社所有。如需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请联系我们,并注明转载来源。

中国发展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是直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领导下,充分发挥直属高端智库和自身服务链完整的优势,正致力于建设集智库传播、智库研究、智库会议、智库园区为一体,具有一流竞争力和影响力、提供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的智库型出版传媒集团,为中心高端智库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和国家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发展出版社旗下有《中国发展观察》《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报告》《新经济导刊》《经济要参》等期刊,国研文化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研智库)、国研智库创新科学园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国研智库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北京亿维智源信息咨询中心、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研究院等机构。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荣华中路22号院亦城财富中心1号楼7-8层

电话:010-68990622  82097226  67889142

网址:https://www.devel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