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时代变迁与国人对粮食安全认知的期许

2022-10-21 16:37:00BY:lyw
【字体: 打印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粮食安全的历史传统。而且,除个别粮食丰收时期外,供不应求是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的基本底色,也造就了以粮食数量为特点的传统粮食安全观。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武舜臣,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主任胡冰川近日在《中国经济报告》2022年第5期撰文,对目前理论界较为流行的几种粮食安全观进行了梳理,并提炼了这些观点的形成基础和现实制约。

一是为适应居民消费结构变化的“大食物观”。大食物观的提出与中国特定的“粮食”概念有关。“粮食”是中国独有的概念,其范畴包括谷物、豆类和薯类。英文中并没有与中国“粮食”对等的词汇,食物(Food)和谷物(Grain)是与之相近的两个概念。国内约定俗成的“粮食安全”源自联合国粮农组织“Food Security”概念,却以“粮食安全”替代了“食物安全”的直译。归纳大食物观的本质可以发现,由传统粮食安全观转变为大食物观,改变的不是目标,而是资源配置的思维。大食物观是一种“向耕地草原森林海洋、向植物动物微生物要热量、要蛋白,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的观念。其本质是从关注粮食安全到更多地关注食物安全,以实现合理评价粮食安全态势、提升水土资源配置效率、更好地满足国民多样化需求的目标。提升非粮食物的地位,打破以粮为纲的认知局限和资源配置约束,进而提升资源配置效率,满足国民需求,是“大食物观”的价值所在。

二是为缓解资源环境压力的“可持续观”。“可持续观”多在粮食供求宽松乃至短期过剩时期得到理论界的关注和重视。2004年以来粮食的连续丰收为“可持续观”理念的研究提供了现实基础,更让该理念逐渐融入国家粮食安全战略。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中国粮食安全》白皮书中,确保产能成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并进一步提出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与顶层设计相对应,政府先后编制了农业环境资源突出问题治理总体规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相继启动和扩大了农业资源休养生息试点、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试点、华北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退耕还湿试点,实施了轮耕休作制度等。

三是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全产业链观”。不同于西方国家,中国的粮食安全立足供给,更加重视生产供给端安全。然而,可获性是粮食安全的最终落脚点。尤其是在粮食生产能力完全满足需要的情形下,粮食生产之外的其他产业链环节成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的关键。基于以上判断,“全产业链观”被提出并得到关注。有关学者认为,要全面提升粮食安全保障水平,需推动从保障产出端安全向保障全链条系统安全转变,从保障生产供给端安全向保障生产、加工、贸易、流通与消费全链条的系统安全转变。

(整理/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