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途径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俊伟近日在《中国经济报告》2023年第2期撰文认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相关论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做好如下几方面工作。
一、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努力搞好国际经济循环
一是保持低调、开放的心态。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只有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才能够尽可能多地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和文明成果,减少前行道路上的曲折。
二是高举“善治”的旗帜,最大程度地求同存异。当前,特别要注重用“善治”理论讲好“中国故事”、阐述中国对世界新秩序的主张,消除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误解,推动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中国的方向演进。
三是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各项要求,切实把我国对外开放提升到更高水平。
二、构建新型科技举国体制,加快科技自立自强
一是加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首先要整合国家创新资源,优化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的定位和布局,形成国家实验室体系,统筹建设科技创新中心体系,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强化科技战略咨询,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其次,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深化科技评价体系改革,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不断完善支撑全面创新的基础性制度。再次,要多渠道扩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二是注重发挥企业的作用。首先,要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大企业明确全产业链技术进步的路线图、协调全产业链技术研发和成果应用的节奏,是整条产业链技术进步的龙头。其次,要注重发挥“专精特新”企业的作用,弥补龙头企业的不足,进一步拓宽产业技术进步的路径,加快提升产业竞争力步伐。再次,要注重培育良好产业生态,发挥好企业联盟的作用。
三是构建“产—学—研—官”良性互动的创新生态。在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下,重大研发、创新活动的开展涉及企业、研究院(所)、大学、政府等多个行为主体,需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以形成最大合力。要根据研究项目的不同特点选择相应的技术攻关模式并普遍引入“揭榜挂帅”的竞争机制。
三、立足扩大内需,搞好国内大循环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时发力,把“需求引领供给”与“供给创造需求”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掘经济增长的内在潜力。这不仅是实现中长期发展目标的需要,也是在短期内防范和化解风险、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需要。从需求引领供给的角度看,要高度重视维持总需求和总供给平衡。从供给创造需求的角度看,则要高度重视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四、聚焦主要矛盾深化改革,畅通经济循环产业循环“断链”的风险,引导人们把眼光聚焦在中观分析(产业循环)的层面上,这也为深化经济改革提供了新的分析视角。我们需要从几方面入手深化改革,以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一是畅通退出通道,以激活新旧经济的更替循环。二是消除要素流动的障碍,以激活城乡经济循环。三是推动发展成果共享,以激活生产消费循环。四是打造稳固的产业链供应链,以畅通产业循环。
五、统筹好发展和安全,努力实现安全发展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全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我们要在深入梳理、分析重大风险来源、性质、潜在冲击规模的基础上,做好应对预案,强化制度和物资保障,以做到有备无患,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顺利推进。
对于农产品、能源、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供应风险,可通过加强所有权投资,稳定市场供应渠道;完善市场流通体系,建立战略储备制度;推广人民币结算,化解汇率波动风险;以及利用期货市场开展套期保值等手段,化解相关风险。
对于资金大进大出、金融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要完善对外资流动的监管;加强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监控;对重点领域(如房地产、地方债)、重点企业(如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型企业集团)开展风险评估、压力测试,完善风险管控体系;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持续增强国际投资者信心。
对于关键零部件“卡脖子”风险,一方面要努力营造好的外部环境,减轻经济科技“脱钩”的深度和广度;另一方面要加快建设新型科技创新举国体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摆脱对国外产品和技术的依赖。对于失业和社会风险,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兜牢失业人群和低收入人群的最低消费水平;另一方面要采取切实措施扩大内需、稳固产业链、提供培训和再就业服务,为企业和个人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变化创造良好条件。
(整理/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