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书摘丨推动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2024-02-01 16:01:11BY:lyw
【字体: 打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工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支柱作用。改革开放之后,依托对外开放,中国成为制造业国际产业转移最重要的承接地,工业成为过去四十余年带动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最重要的推动力量。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在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的过程中,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支柱地位不会改变。

工业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是参与国际产业竞争的中坚力量,在带动欠发达地区加速发展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工业在支撑我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作为技术创新重要载体等方面的新的功能将逐步凸显。

第一,工业保持一定规模和比重是经济社会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工业是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为居民生活、各行业的经济活动提供其他任何行业都无法替代的物质产品。没有现代化的工业体系,经济活动缺乏运行的物质基础,就会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受制于人,就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就不能有力应对自然灾害、传染病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就不能维护国家安全、保证人民安居乐业。从发达国家深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教训来看,工业是维持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保障。

第二,工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2019 年,中国有 129 家企业进入世界 500 强行列,有 1/4 的企业主业是制造业,且在不同行业的横向比较中,我国大型企业中制造业的国际化程度更高。中国制造业很早就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在发展过程中逐渐赢得并不断巩固世界领军者的地位。制造业是我国吸引外资的主力军,在对外投资中的重要性不断提高。2018 年,我国制造业实际利用外资 412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总额的 30%;截至 2018 年,我国制造业对外投资存量为 1823 亿美元,占全部对外直接投资存量的比重从 2010 年的5% 提高到 9%。近年来,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国制造业企业帮助当地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吸纳就业和培养人才、创造税收和增加收入,将中国制造业先进的工艺技术、管理手段传播到全球,在获得经济价值的同时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誉。

第三,工业带动落后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工业有产业链长、带动面广、吸纳就业和技术扩散作用强等特点,是启动经济、促进发展的重要产业部门。从工业化的一般规律看,一个经济欠发达地区在工业化初期开始经济起飞的阶段,通常也是工业在三大产业中占比迅速提高的阶段,结合当地条件选择发展适合当地需求的工业是我国许多地区摆脱落后、加快发展的成功经验。

第四,工业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支撑。从历史发展规律来看,在人均 GDP 从 8000 美元向 12000 美元迈进的过程中,只有将工业比重保持在较高水平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

第五,工业是新技术与新模式的重要载体。创新活动中的人才、资金、硬件设施等很多都依赖于工业,同时,工业还是技术创新的“母体”,它搭建了创新活动的物理系统,为创新成果产业化、商业化应用提供了验证场所。即便是工业比重很低的美国,也有约 70% 的创新活动直接依托于工业,或者间接受工业的资助。近年来,在自主创新、创新驱动等国家战略的指引下,我国通过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开展试点示范、夯实产业技术基础、实施重大专项、加强产学研合作等措施,积极推动工业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创新体系建设方面全面提速,不仅工业发展水平得到提高,还打造了技术创新、业态创新与产业部门紧密结合的重要载体。例如,工业强基工程已建成 19 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00 家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助力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指出,要力争用 20年时间基本实现工业化,从而确立了我国实现工业化的时间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新型”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相对于我国原有的工业化道路而言,它是新型的;第二层含义是相对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工业化道路而言,它是新型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与传统工业化道路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背景下的工业化,是当前国际分工格局重构趋势下,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工业化道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强调推动新型工业化。“十四五”规划提出,展望 2035 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综合来看,新型工业化是当前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构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展趋势,有效推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支撑我国实现共同富裕,支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支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必然选择。

(以上为“现代化新征程丛书”之《新型工业化基地:理论、政策与地方实践》第一章第四节的部分内容,略有改动。)

(整理/杜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