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中心研究丛书|构建不同发展阶段科技企业的自立自强金融生态

2024-02-18 15:43:52BY:lyw
【字体: 打印

科技自立自强离不开大量资金投入,有效的金融支持能够高效配置资源并集中力量支持特定技术攻关,为实现更加自主、更高质量的创新提供支撑。

从调研情况来看,不同类型的科技研发以及在科技发展的不同阶段,企业主体所需要的金融支持有一定差异,其金融需求的满足程度也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我国“科技自立自强”技术的“以我为主研发,缺乏国外成熟落地经验”“市场应用场景不确定”等特点决定了其与市场上多数资金的供给偏好之间存在偏差。目前,我国市场化资金更希望投向更具确定性的项目,如在国外已经有成功经验、在中国拓展应用场景的技术,或者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卡脖子”技术,但对有可能引领全球科技发展的前沿技术、颠覆性创新等不确定性强的项目更多持谨慎态度。

因此,金融支持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制度保障,激发不同金融主体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意愿,形成合力。建议借鉴美国、德国、日本发展科技金融的有益经验,加强制度设计,提升政府资金使用效率,发挥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积极作用,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多维度创新,不断完善支持科技自立自强的金融生态圈。

(一)基础研究阶段基础研究阶段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前提和根基。与一般技术创新不同,科技自立自强企业涉及更多基础性、战略性研究,且这一阶段所停留的时间也相对更长,因此需要更多资金投入。但由于处于这一阶段的创新主体以研发为主,缺乏可以市场化的应用成果,未来应用场景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基本不可能获得外部金融支持。从调研情况来看,很多新兴技术领域特别是一些颠覆性技术创新的基础研发阶段都是以相关领域知名教授专家为核心,在知名高校、政府研究机构、军事研究院所等机构完成,其自有实验设备等资源为技术研发提供了较好的创新环境,所需资金一般可以通过现有科研经费满足。

(二)实验室研发阶段当基础研究取得一定进展后,科技自立自强企业就进入实验室研发阶段。这一阶段企业实体已经出现,形成了部分专利等无形资产,新产品数量和成熟度会有较大提升,并在小范围内进行销售推广。尽管这一阶段技术落地程度较基础研究阶段的确定性有所提高,且可能已取得一定的现金流收入,但由于科技自立自强主体高成长、轻资产、难估值等特点,且受到规模小、资信水平低等因素的制约,依然很难获得市场化资金的支持。在资金需求方面,由于企业在这一阶段希望迅速扩大生产,对资金的需求量大幅提升,资金供需矛盾也更为突出。从调研情况来看,这一阶段的企业多以中小科技型企业为主,资金主要来自企业原始股东投入、政府性基金支持以及市场化的风险投资(VC)。在此情况下,创新地方政府引导性投资基金的使用方式较为重要。

(三)产业化前期阶段在实验室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后,企业进入产业化前期,产品在小范围内开始销售并取得一定营业收入。与前两阶段相比,这一阶段企业的产品应用市场逐步打开,企业生产规模开始扩大,外部融资环境也会有所改善。在资金需求方面,当企业进入产业化前期量产时,企业所需要资金量增速较快,须引入大量社会资本,否则很可能会引发企业外迁或经营难以为继等问题。从调研情况来看,多数企业这一阶段仍存在一定资金缺口,同时有些风投机构会上门进行考察谈判,企业可选择机会增多。从企业需求偏好来看,这一阶段企业最想要的是战略性投资,不过多干预企业的技术研发和生产经营;大部分资金需求量并不是特别大,但希望是3~5年的长期资金,从而可以保证企业运营与市场、资金的正循环。

(四)大规模推广阶段随着技术成熟度提升和应用场景开拓,科技自立自强企业进入成果大规模推广转换阶段。这一阶段的企业往往已经有相当数量的销售收入或者预期销售收入,外部融资环境有了较大改善,股权、债权资金的选择面都大大增加,资金压力较小且供需之间的矛盾不突出。企业一方面倾向于选择利用科创板、创业板、新三板从资本市场融资,另一方面会考虑从银行获得抵押质押、担保、信用等类型的贷款补充资金,还会有大量社会资本谋求在上市前投资(Pre-IPO)时进入。

以上内容摘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22”之《科技自立自强:体制与政策》,有删改(整理/钟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