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英国再分配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启示

2024-02-20 16:41:04BY:lyw
【字体: 打印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和首个宣布建成“福利国家”的国家,在缩小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具有深厚的理论积淀和丰富的实践经验。1994-2019年,英国通过国民保险缴费、养老金、个人所得税和公共转移收入四项政策工具,依次对居民收入进行再分配调节,从悬殊的初次分配收入差距调节到较为合理的可支配收入差距。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瑾,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副研究员陈笑在《中国经济报告》2023年第6期撰文认为,英国再分配政策工具的改革及其实施总体上降低了收入分配差距,但也有失败之处,其经验教训可以为我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逐步迈向共同富裕提供借鉴。

坚持统筹发展和福利。英国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历程表明,当经济发展形势良好、政府福利开支增加时,贫富差距缩小;当经济发展出现问题,政府无力维持福利和保障就业时,贫富差距扩大。在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制度下,这一恶性循环和根本矛盾难以克服。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可以在发展中把握收入分配差距,统筹经济发展、财政能力和福利政策,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恰当的政策。在新时代促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在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政策调节力度的同时,坚持把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打下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

避免再分配出现“挤中”现象。英国在再分配政策改革和实施过程中,政府更多关注失业者、低收入群体和弱势群体,而大多数中等收入群体在再分配过程中的获得感总体较低,甚至利益受损。中等收入群体如果受到过度挤压,将为国家的经济增长、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埋下巨大隐患。与英国不同,我国正处于从中等偏上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爬坡以及经济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到2035年,我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要明显提高。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需要在不断发展中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也要在制定和实施缩小收入分配差距的政策时注意培育中等收入群体,避免出现“挤中”现象。

重视发挥公共转移收入激励就业的作用。英国从最早宣布建立福利制度,之后福利制度陷入困境,随之进行激进市场化改革,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不管是工党还是保守党执政,历次改革都在追求公平的同时,重视对工作的激励。2004年以来,不管如何改革,英国公共转移收入政策中家庭补贴的调节力度最大。我国经济正处在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应促进有能力者充分就业、鼓励积极创业,通过做大蛋糕实现共同富裕。重视建立并完善家庭补贴政策,特别是对儿童和生育的补贴投入,对没有或失去劳动能力的群体兜底保障。还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和家庭互助价值理念,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的调节作用。在英国养老保险制度中,普惠的公共养老金支出不断增加,面临平衡收支的挑战。政府重视听取专家意见不断完善政策工具,同时支持私人部门力量参与福利事业。我国应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稳定基本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保障水平,着力缩小并弥合不同养老保险制度待遇差距;大力发展第二支柱,鼓励和规范第三支柱发展,在维持政府合理财政负担的同时,满足不同收入群体差异化的养老需求。

加快推进个人所得税制度改革。英国两次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的失败教训说明个人所得税税制的设计须避免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况,即低收入人群的税收负担没有减轻,高收入人群规避纳税责任。我国国情不同,应加强政府相关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和数据共享,完善并简化税收体系,在厘清纳税主体结构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优化宽免额、税级、税率和税收抵免的制度设计,进一步减轻中等以下收入群体的税负,加强对高收入群体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同时避免设置过高的最高边际税率,以利于促进创业和吸引投资。

(整理/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