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报告|2024中国主要宏观经济政策取向研判
展望2024年,疫情带来的“疤痕效应”将逐渐消退,内需市场将继续恢复,经济复苏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张生玲,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张思思,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王诺在《中国经济报告》2024年第一期撰文认为,2024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在“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指导思想下,应适时适当扩大力度,积极推动经济转型和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一、财政政策更为积极,提质增效
2023年,各级财政部门面对复杂多变的形势,为保证经济复苏,积极落实各项政策,强化税收和费用政策的供给,促进了经济的回升和向好发展。2024年的财政政策将延续积极的基调,重点着力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适度加力、提质增效。“适度加力”意味着加强财政资源统筹,组合使用多种政策工具,根据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适度加大政策支出规模,促进经济向好复苏。“提质增效”,意味着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加强财政管理,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合力,提高财政政策的调控效率。
一是加大财政政策调节力度,打好政策组合拳。通过安排适度规模的赤字,为重点项目建设提供资金保障;落实税费支持政策,降低微观经营主体税费负担。二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平稳增长。三是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扩大国内需求,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稳住就业。四是改革财政管理,健全化债的长效机制,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提振市场信心,切实稳住市场预期。
二、货币政策稳健灵活,精准有效
2023年,货币政策精准发力,两次降准两次降息,在总量上保持了良好的流动性;加强对金融风险的防控,保持了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注重逆周期调节,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促进了经济的向好增长。2024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依然是主基调,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灵活适度”意味着根据内外部形势,对各类总量和结构性政策进行灵活调整,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以适应经济发展的变化。“精准有效”意味着结构性工具可能会加大对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小微企业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
一是通过降息和降准等政策措施,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应量,保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使企业更容易获得资金,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为经济注入更大活力。二是发挥结构性工具的引导作用,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创新、绿色转型、普惠小微、数字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这五篇大文章;支持社会资金投入意愿不足但又急需资金支持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确保其得到足够的资金支持。
三、深化市场化改革,激发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催生的,是以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为核心标志的先进生产力。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第一次写入新质生产力,这是由新型生产要素驱动的新领域、新赛道、新动能和新优势。
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是唯一出路。应通过深化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和卡点,让各类先进优质的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高效配置。具体来看,应通过税收优惠与财政支持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制定相关政策,降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门槛,吸引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创新领域;尊重知识产权、财产权,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四、应对全球复杂局势,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
近年来,全球局势变乱交织,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大国竞争的博弈烈度和强度不断加大,中国对外开放面临更大挑战。
创造并维护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是中国式现代化所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也是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实践意义。具体来看,要处理好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外交和经贸关系,同时共建“一带一路”国际公共产品和国际合作平台。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贸易总额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居世界前列,形成了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格局。展望未来,一是充分发挥我国数字贸易优势,建立健全数字化跨境交易平台;二是充分激发外贸的新动能和潜力,推动数字贸易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实现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三是放宽电信、医疗等服务业市场准入,加强相关领域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推动国内服务业水平提升,促进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
(整理/徐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