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促进充电基础设施安全快速发展的四大举措

2024-03-29 10:56:00BY:lyw
【字体: 打印

作为电动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营尤为关键,我国对此给予高度关注。自2015年9月《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布以来,我国建立了包括规划指导、建设推进、财政奖补、市场监管、科技创新等较为完整的政策体系。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的顶层设计,对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发展观察》2023年第11—12期合刊刊发了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王亚洁、高胜庆联合署名的文章《我国充电基础设施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对此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

文章梳理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一是充电基础设施规模实现快速增长。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呈现高速增长状态,网络覆盖率不断提高。

二是多主体参与的建设运营模式逐步形成。目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主体由以运营商为主导,逐渐转变为运营商主导、多主体参与、多方合作的产业推进模式,主要包括运营商主导模式、电网企业主导模式和汽车厂商主导模式。

三是部分城市和领域的政策体系率先实现突破。

文章分析了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难题,包括充电基础设施的结构性供给不足、充电基础设施资源存在时空错配、费用高与盈利难矛盾难化解、充电基础设施配套机制不够健全等。

文章最后提出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是聚焦重点地区,扩大有效供给。包括加快建设有效覆盖乡村地区的充电网络,积极推进居住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

二是加强时空匹配,实现供需平衡。主要从提高充电基础设施供需空间匹配度,引导用户广泛参与科学有序充电等方面开展。

三是创新运营模式,拓宽盈利渠道。一方面,保持电动汽车用户充电使用成本优势,具体体现在居民小区公共充电设施实行居民电价,鼓励运营商阶段性降低充电服务费,政府依据地区情况出台对电动汽车充电减免停车费的政策等;另一方面,创新多元化充电商业运营模式。

四是完善配套细则,保障政策落地。完善细化用地政策、资金政策、优惠补贴政策等配套支持政策,建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分区、分时、动态调整的充电基础设施管理政策标准,提高政策标准适用性和有效性。

(整理/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