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观察|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十大趋势

2024-04-16 10:55:14BY:lyw
【字体: 打印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今后一段时期区域协调发展作出部署,要求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将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作为重点任务之一,提出要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按照主体功能定位,积极融入和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加强国家战略腹地建设。

《中国发展观察》2024年第1期刊发了山东财经大学区域经济研究院院长、教授董彦岭的署名文章《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十大趋势》,结合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及新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我国区域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展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十大趋势。

文章分析,作为一个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多样的大国,我国各地区位、禀赋、发展基础、自然生态差别显著,而区域又承载着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多个层面的功能,处理好区域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文章提出,未来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或将出现以下十个方面的发展趋势。

一是都市圈、城市群将在经济发展中占据越来越大的份额。一般而言,城市群越大,中心城市就越强;反之,中心城市越强,城市间要素级差就越明显,其辐射范围就越大,有效带动能力也更强。

二是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尺度将更加细化。只有从更加细化的区域如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的尺度上去落实区域协调发展政策,才能将这些政策真正落下去。

三是城乡融合发展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发力点。城乡融合发展要求将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有机联系起来,以缩小城乡差距。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并将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四是区域协调发展开始进入精致发展、存量优化为主的时代。在城市的协调发展中,要更多地考虑存量优化而非增量扩张;在城市公共服务中,要重视智慧化、数字化和微创新、微优化。

五是市场驱动将成为区域一体化的主导形式,制造业协同将成为区域合作的动力。推动“放管服”改革,充分释放企业和市场的潜力,是区域一体化深化发展的必由之路。未来制造业的发展将向现代复杂制造业转变,这种复杂制造业产业链条长,协作空间大, 具有区域性、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产业链接关系。如果一定区域内具有某产业的禀赋和区位优势,就会以协作关系形成区域间的紧密联系。

六是内陆城市和城市群将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新发展格局确立了内循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发展全国统一大市场强化内循环,落实在具体载体上就是内陆城市和城市群的产业发展和循环枢纽地位的确立。

七是经略海洋将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向。我国有漫长的海岸线、丰富的海洋资源、多样的海岛形态,海洋科技也取得多向度突破,经略海洋大有可为。

八是生态协同将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纽带。随着我国国土开发强度的提高,生态体系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流域生态需要上中下游的协同,成为和经济产业联系同等重要的纽带,需要区域生态补偿、区域发展援助等制度性安排来提升对生态合作的激励。

九是全国统一大市场引领新时期区域一体化,行政区边界区域的发展瓶颈有待进一步突破。作为行政区经济的一种表现形式,行政区边缘地区的发展问题需要加以重视和解决,可以从国家层面进行统筹协调。十是区域一体化发展扩展到跨国区域合作。国内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扩大深度绑定、缺一不可。

(整理/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