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阅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利条件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研发成果日益丰富,科技实力显著增强,推进科技自立自强的有利条件逐步成熟。
1. 发挥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有利于实现“大科学”突破
我们国家的一个制度优势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新中国成立后,我们集中全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科学技术水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当前,我国正在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机制,将在新形势下继续发挥好这一制度优势。同时,自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科学研究的形态正在逐渐告别单枪匹马、手工作坊式,而进入分工协作、整体推进的“大科学”新阶段。当今时代,跨领域、跨国界的科学研究活动日益频繁,许多重大主题的科研活动形成了不同的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科技领域工程越来越大、周期越来越长,需要立足长远规划,有效集中分散力量和资源,才能取得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科技创新更加重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为科技创新领域集中力量办大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 规模庞大、年轻化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含着巨大的创新潜力
科技创新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我国拥有最大规模的科技和专业技能人才队伍,蕴藏着巨大的创新潜能。我国研发人员快速增长,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当研发人员的活力被充分激发和释放时,规模庞大的研发人员将转化为创新优势。特别是,我国培养造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工程师队伍,具有超强的技术学习和开发能力。规模庞大的工程师队伍既有利于快速将创新的想法变成现实,也有利于进行大量的工艺创新和工程创新。此外,我国科研人员和工程师的成本相对较低,且后备青年人才相对比较充足,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充分的人才保障和成本优势,该优势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还将持续。
3. 制造业产业体系完整程度和规模居全球前列,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制造业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科技成果转化和大规模商用的主要载体,其发展既依赖科技创新,也为科技创新提供支撑。我国制造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完整,是全世界制造体系完整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产业链优势。我国产业规模也十分庞大,在主要的工业品中,一半左右产品的产量居全球首位。2010年以来,我国连续12年位居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制造业增加值全球占比接近30%。同时,制造业中的科技含量不断提升,高铁、航天、核电、信息通信等高技术产业具备全球竞争力。完备、发达和规模巨大的制造业体系,既为科技攻关提供了十分丰富的实验场景,也为科技成果应用提供了高效的转化体系和前景广阔的市场。
4. 超大规模且不断升级的国内市场特别是网络市场,有利于需求拉动创新
我国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需求结构随之不断升级,从而为高水平高质量创新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目前,我国中等收入群体已经达到4亿人,广大的消费人群将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为创新成果应用提供不可或缺的动力条件。特别是面向数字技术主导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全球发展从工业化时代转向数字经济时代,网络市场价值成为新技术应用的关键因素。数字经济的属性决定了其在人口基数更为庞大、各类交易数据更为丰富的国家(如中国)更容易得到发展。我国网民已经超过10亿人,网络市场规模全球第一,为数字经济发展和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撑。
(以上内容摘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机遇挑战和战略路径》一书)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机遇挑战和战略路径》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22”成果之一,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年度重大课题,通过15个专题的深入系统分析,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变成时间表、路线图。本书提出,现代化是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来,在科学技术推动下,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文化、国家治理等领域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演变的过程。该书在深入分析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有利条件、机遇和挑战的基础上,细化了现代化建设的目标与任务,提出了推进国家现代化的路径和战略举措。
(整理/李欣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