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报告丨我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部署和举措
针对中国科技支撑经济发展不足、与经济结合不紧密等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基础研究,加快实施一批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党中央提前谋划部署重大科技项目,出台一系列举措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带动作用。
1. 加快实施国家科技规划和重大科技项目
党中央在总结过去十年科技工作及取得成绩的基础上,瞄准国家战略需求系统布局重大科技项目,集聚优势力量攻坚克难,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2022年,各地方、各部门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基础研究十年规划》等重要文件,推动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实施;陆续制定实施了生态环境、城镇化与城市发展、交通、卫生与健康、公共安全与防灾减灾、中医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科学技术普及发展等领域科技创新专项规划,保障了科技工作按照中央部署有序推进。
2. 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能力建设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基础科学也是美西方对中国科技遏制升级的重要方向。2022年中国开始实施的新《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了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机制、强化基础研究基地建设、加大基础研究人才培养力度、促进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协调发展等支持基础研究持续稳定发展的一系列重要举措。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提出持之以恒加强基础研究,发挥好重要院所、高校的国家队作用,重点布局一批基础学科研究中心。高校开始加强有组织科研,设立基础研究和交叉学科专项,启动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建设,对接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
3. 支持企业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企业是最活跃的创新力量,增强企业的创新动力和创新能力,是发挥科技对经济支撑作用、提高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2022年,中国出台了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科技支撑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税收政策方面,高新技术企业2022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新购置的设备、器具可当年一次性全额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并能够在税前实行100%加计扣除;科技型中小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从75%提高到100%。研发项目方面,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中,单列预算资助科技型中小企业。发挥企业参与科技创新决策作用方面,建立向企业咨询及征求意见的制度,健全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科技计划项目形成机制,推动建立企业常态化参与国家科技创新决策的机制。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发展报告2023》)(整理/郭心蕊)
《中国发展报告2023》天猫店购买链接: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756949418505
《中国发展报告2023》目 录
第一章 总体发展
一、2022年发展环境
二、2022年发展的战略部署
三、2022年发展取得的新成就
第二章 创新发展
一、创新发展在新阶段面临的新要求
二、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的部署和举措
三、创新发展取得新成效
第三章 协调发展
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三、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第四章 绿色发展
一、推动绿色发展的时代要求
二、推动绿色发展的思路、部署和举措
三、绿色发展取得的成效
第五章 开放发展
一、贸易强国建设迈出新步伐
二、双向投资实现新发展
三、金融开放有序深化
四、高水平对外开放平台加快构筑
五、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第六章 共享发展
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就业形势总体保持稳定
三、社会保障持续强化
四、健康中国建设扎实推进
五、教育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六、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
专题一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一、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二、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
三、中国式现代化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全新的人类文明形态
五、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有效应对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
专题二 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基础和优势
一、规模经济优势突出
二、中国仍处于总需求较快释放的阶段
三、要素禀赋优势实现动态升级
四、制造业系统性优势突出
五、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六、中国经济已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
专题三 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研究
一、中国人口发展的趋势性特征
二、人口发展新形势对经济社会的重大影响
三、应对人口变化的国际经验
四、实现中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应对战略与政策建议
附录 中国发展关键指标
参考文献
后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