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阅享|加快建设汽车强国,努力做好“四个坚持”

2024-04-24 14:36:51BY:lyw
【字体: 打印

建设汽车强国,目标宏伟,任务艰巨,需要我们把握机遇,发挥优势,不懈努力。

一要坚持战略引领。要把建设汽车强国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明确目标。要前瞻性研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趋势、格局,制定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战略。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国际竞争十分激烈,美国颁布的《通胀削减法案》对新能源汽车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我国建设汽车强国必须同时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两只手”的作用。

二要坚持创新驱动。新能源汽车正处于技术创新活跃期,各国企业抢占技术制高点面临同样的机遇和挑战。我国企业必须继续在电池、电机、电控技术上加强研发,除了提升现有电池的技术性能,还要密切关注和跟踪氢能源汽车等新技术。要正视我国在汽车芯片和车用操作系统等领域的不足,据IC Insights 数据,2021年我国汽车芯片自给率只有5%,国产汽车操作系统市场份额小,内核大多建立在Linux、QNX 操作系统上,生态很不健全,必须加强技术攻关和国产化应用。汽车智能网联化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我国已建成17个国家级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4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下一阶段要继续做好技术创新、监管创新、应用示范推广、法规政策优化等工作,力争在智能网联领域走在前列。

三要坚持开放发展。汽车产业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产业,我国必须用全球视野来谋划汽车强国的建设。我国要不断提高开放水平,形成内外资企业平等竞争、分工合作的多元化汽车产业体系。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我国汽车出口快速增长,实现了从汽车净进口国向汽车净出口国的华丽转身。2021年我国汽车出口量为201.5万辆,同比增长1倍,2022年达到311.1万辆,同比增长54.4%,未来汽车扩大出口仍有较大潜力。但要看到,与传统消费品相比,汽车作为高价值的耐用消费品,在售后服务、金融支持、品牌维护等很多方面都有更多要求,需要大力提升我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和海外经营能力。出口汽车不能一哄而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要稳扎稳打,深耕厚植。政府和行业组织要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协调,避免恶性竞争。要对汽车大规模出口可能引发的贸易摩擦早做预案。新能源汽车未来还可能面临进口国关于电池强制回收、碳足迹报告、碳边境措施等绿色化要求,需要未雨绸缪。到一定阶段,我国汽车企业不可避免地将赴境外主要市场投资,以本地化生产来开拓境外市场。因此,提升我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十分迫切,有关部门要善加引导,既要加强管理,也要加强服务,鼓励金融机构、航运企业等更好服务汽车产业“走出去”。

四要坚持安全发展。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发展与安全两件大事,确保汽车全产业链安全稳定运行。要加强国际资源合作,保证锂、钴、镍等关键矿产品供给安全。要推动关键核心技术、零部件供应链的多元化、本地化,加快关键技术、材料攻关研发,实现国产化替代。打造产业链长板,增强防范产业链恶意“卡脖子”行为的能力。密切跟踪研判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政策,加强在关税、标准、产品认证认可等方面的国际协调,维护汽车贸易与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国际环境。如果把汽车产业的全球竞争比作一场马拉松长跑比赛,我国新能源汽车在起跑阶段处于第一方阵,这是一个难得的优势,要十分珍惜。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而是要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心态,不懈怠、不松劲,善始善终,才能稳步迈向汽车强国的目标。

(摘自《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整理/郭心蕊)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和大众汽车集团(中国) 联合主编,是关于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研究性年度报告。2008年首次出版,本书为第十五册,是众多行业专家、企业高层顾问共同撰写的全面论述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权威性著作。

《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2)》以“推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国际化发展 加快建设汽车强国”为主题,对建设汽车强国进行了系统研究,全面分析了全球汽车产业发展新形势下我国汽车产业发展优势和短板领域,提出了新时期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汽车强国建设的建议,对汽车产业主管部门制定产业政策、行业企业谋划发展战略、研究机构深化产业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