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书香|当前中国的粮食安全形势

2024-05-16 11:06:03BY:lyw
【字体: 打印

《农业强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一书是清华大学中国农村研究院关于农业强国和乡村振兴最新科研成果的汇编,收录了乡村振兴相关重点问题的研究报告,研究内容重点围绕乡村振兴、粮食安全、农业现代化、绿色农业、农村人口、数字乡村、乡村建设、城乡融合与共同富裕等方面,对乡村振兴重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揭示和梳理了农业强国建设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系统性和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在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人们的食物消费中口粮比重持续下降,其他食物的比重不断上升。因此,虽然我国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超过6.8亿吨,但是我国的粮食消费量实际超过8.3亿吨,每年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已成为常态。

从食物供给来看,我国粮食仍然处于总量不足、结构性矛盾突出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大的区域之间供求矛盾日渐突出。例如,南北方地区人口分布、资源分布和粮食分布的矛盾关系。尤其是在气候变化加剧的背景下,需要抓紧研究我国人口和粮食产区的区域布局不均衡问题,因为这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长远的生存和繁衍。同时,还有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之间的格局变化。二是粮食供求中品种结构的不平衡问题。总体来看,我国稻谷、小麦在正常条件下供过于求,不仅库存比较充裕,而且还经常以库存的小麦和稻谷去填补饲料缺口。而油料、糖料、饲料则供不应求,需要通过进口来填补。在农业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通过优化品种结构,加快科技进步,逐步降低油料、糖料、饲料对国际市场的依赖,是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建设农业强国必须认真应对的问题。

我国的人口规模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在满足国民日益增长的食物需求方面,必须合理地利用国际资源、国际市场,但同时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对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利用不能危及国家安全,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保障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自主能力。近年来,对于提高我国食物供给安全的自主能力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也作出了一系列战略部署,明确了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要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并不断提高耕地面积;二是要加快推进种业自主创新为主的农业科技进步,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三是要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完善和加强粮食生产的支持保护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调动农民和主产区的积极性;四是需要树立“大食物观”,持续抓好食物的节约和减损。

确保粮食安全,需要时刻关注一些具体问题。从国内来看,一是年度粮食产量的波动。2004—2022年,我国实现了连续19年粮食增收,未来在气候变化、国际形势动荡影响下,是否还能继续保持连年增收,市场如何反应?二是国内各类粮食库存变化,包括政府的储备库存、调节库存,企业的商业库存,粮食贸易商的周转库存等。必须时刻关注库存变化。三是年度粮食进口数量和品种变化。我国2020年粮食进口量超过1.6亿吨,2021年超过1.5亿吨,2022年超过1.4亿吨,进口持续下降,一方面受疫情影响,另一方面与国际粮油价格上涨有关,最终会对国内粮食需求产生较大影响。四是饲料和工业用粮的变化。除了口粮之外,饲料用粮也是一样的。例如,近几年猪肉产量和价格波动幅度较大,影响市场参与主体判断,饲料需求也随着价格波动受到很大影响。五是种粮农民的家庭存粮变化。家庭存粮是最敏感的,因为农户数量众多且对政策走向反应灵敏,必须时刻关注他们的动向。

(以上文字摘自《农业强国建设与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整理/王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