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面向未来的中国韧性城市建设
构建韧性城市是中国城市建设的重要政策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除了国家层面已出台的一系列韧性城市相关政策,地方层面也积极努力,不仅加入韧性城市国际行动,还开展韧性城市建设自主探索。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要求看,我国的韧性城市治理仍存在短板和挑战。
《面向未来的中国韧性城市建设》一书从韧性城市评估、韧性城市规划、城市韧性协同治理、社会部门和社区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基础设施韧性、数字技术赋能、城市供应链韧性、保险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等角度对如何增强中国城市发展韧性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完善城市空间规划,提升风险识别评估能力、城市人口承载力,关注公平正义的安全韧性策略、提高城市供应链韧性,完善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建立灾后韧性提升长效机制,提高政府应对风险能力和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对中国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本书认为,优化城市空间规划,要从两方面入手。一要基于安全韧性的布局优化与选址。城市新城新区选址要进行严格的灾害安全性评估,尽量选用安全的场地,利用自然条件降低灾害风险。滨水、沿海地区开发要以科学安全的防御体系规划、场地竖向规划为依据,严格限制填河湖、削山填谷的选址与建设方式。危险品、易燃易爆品场所应远离人口较密集地区并设置充分的安全距离,具有安全风险的油气管线走廊应设置安全距离与防灾措施。二要加强地下空间开发的安全控制。在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应对地下空间开发建设作出更加明晰的安全防灾强制性规定,如地下空间的面积和人流规模限制、地下与地上建筑面积的比例、分层次的使用功能限定等。大城市地下停车库应设置停车数量上限,大于上限的车库应设立永久性物理安全隔离的分区和独立的出入口。大型地下停车库和人流量大的地下公共建筑、交通建筑尽可能设下沉广场、开敞式边坡和便于救援人员疏散的开放性竖向通道。
目 录
总报告 探索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发展道路
一、韧性城市建设的国际经验
二、中国韧性城市建设进展
三、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政策建议
专题一 规划视角的城市安全韧性思考
一、城市安全韧性所面临的灾害风险及其影响
二、城市安全韧性与灾害特征
三、规划视角的城市安全韧性问题
四、规划视角的城市安全韧性策略
专题二 构建我国城市韧性协同治理体系
一、引言
二、构建韧性城市协同治理体系的理论探索
三、国外韧性城市建设与协同治理的经验介绍
四、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与协同治理的实践探索
五、我国韧性城市建设与协同治理体系的特征
六、健全和完善我国城市韧性协同治理体系
专题三 社会部门在构建韧性城市中的作用
一、社会部门与韧性城市的基本概念
二、社会部门在应急体系构建中的作用
三、社会部门在应急管理中的现状分析
四、社会部门参与韧性城市构建的困境
五、构建韧性城市中提升社会部门治理能力的政策建议
专题四 中国城市韧性社区建设报告
一、我国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的背景与价值
二、我国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的政策环境
三、我国城市社区的“脆弱性”调查
四、我国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的困境
五、我国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的实践探索
六、加快我国城市韧性社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专题五 物理韧性:基础设施韧性的提升
一、引言
二、基础设施韧性的基本理念
三、基础设施韧性的分析与评估方法
四、提升基础设施韧性的策略与措施
五、提升基础设施韧性的政策建议
专题六 数字技术赋能韧性城市建设
一、引言
二、数字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三、数字技术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场景
四、数字技术赋能中国韧性城市建设的挑战与建议
专题七 城市供应链韧性研究:基于商贸流通发展视角
一、对城市供应链韧性的认识
二、韧性城市供应链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
三、城市商贸流通领域供应链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四、提升城市供应链韧性的政策建议
专题八 基于保险视角的韧性城市建设研究
一、城市风险暴露状况与城市风险治理现状
二、新型举国体制下的城市韧性建设
三、保险是风险韧性管理的工具
四、韧性城市建设中的保险应用
五、城市住宅巨灾风险的保险治理
六、我国保险融入城市韧性建设的实践
专题九 构建韧性城市评估体系
一、引言
二、韧性城市国际评估
三、中国韧性城市评估探索
四、中国城市化、城市韧性治理与评估体系探索
五、构建中国韧性城市评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