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库阅享|构建韧性城市评估体系的总体要求
中国城市发展以及韧性城市建设实践,为韧性城市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了重要的启发。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出发,韧性城市评估体系应该有助于提高信息透明度,帮助城市中不同的利益相关方识别有关各类关键风险的真实性和信息的全面性,理解风险因素的影响过程和后果,推动各级政府部门和全社会积极参与韧性城市建设,加强对风险应对工作及其成效的监督问责。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韧性城市评估体系,有助于把握以下几个方面:①全生命周期。城市关键基础设施以及公共资产、居民住宅的建设应将全生命周期的各类风险纳入考量,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躲避风险以及提高风险应对能力,实现资产长期的安全和保值增值。②全领域。考虑到城市发展中各类风险因素的复合性和关联性,对自然灾害、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因素及其影响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制定应该统筹考虑。③全地域。充分考虑风险因素影响及其传播的空间特性,强化全域风险管理与应对。④全员参与。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韧性城市建设,提高不同主体应对风险的意识、能力和水平,将韧性融入一切。⑤全流程。实现城市韧性的全流程管理和治理,将更多的资源投入风险识别、预防和应急演练上,加强事后的恢复重建以及相关的绩效管理和问责。⑥全人群受益。强化城市韧性建设的公共属性,特别加强对老人、儿童、妇女等弱势人群的保护。
此外,中国在构建韧性城市评估指标体系过程中,还应该体现韧性城市建设的一般要求,包括:①多样性。确保城市中包含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组成部分,在危机之下带来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城市系统抵御多种威胁的能力。②冗余性。城市核心的功能组成部分应该具备必要的可替换性,通过多重备份来增加系统的可靠性。③稳健性。城市系统抵抗和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④恢复力。具有可逆性和还原性,受到冲击后仍能恢复系统原有的结构或功能。⑤适应性。城市系统能根据环境的变化调节自身的形态、结构或功能,以便与环境相适合。⑥学习转化能力。从自身以及其他地区的历史经历中吸取教训并转化创新的能力。
《面向未来的中国韧性城市建设》一书从韧性城市评估、韧性城市规划、城市韧性协同治理、社会部门和社区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基础设施韧性、数字技术赋能、城市供应链韧性、保险在韧性城市建设中的作用等角度对如何增强中国城市发展韧性进行深入探讨。并就完善城市空间规划,提升风险识别评估能力、城市人口承载力,关注公平正义的安全韧性策略、提高城市供应链韧性,完善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建立灾后韧性提升长效机制,提高政府应对风险能力和公众参与意识等方面对中国韧性城市建设提出相关建议。
(整理/耿瑞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