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报告|中国式现代化是党领导人民长期探索和实践的重大成果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度低下,现代性的工业占比很低,分散的、个体的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占到90%左右 ,为数不多的现代产业湮没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之中。毛泽东同志曾经十分感慨地指出: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面对这样的局面,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成功实现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尽快改变生产力极其落后的状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坚持走自己的路,经过艰辛探索,提出努力把中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经过几个“五年计划”的艰苦奋斗,中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一系列重大科学技术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面对同西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上依然存在的巨大差距,面对人民群众改善物质生活状况的迫切需要,中国共产党深刻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在新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下,中国现代化之路到底该如何走下去,没有现成的答案。是简单重复西方现代化的老路,还是结合实际,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道路?对此,中国共产党给出了鲜明的回答。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通过持续深化改革,创造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的制度形态,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等基本经济制度,激发全社会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通过不断扩大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扩大开放带动创新、推动改革、促进发展,实现发展的内外联动。这一时期,中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聚焦现代化建设遇到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推进各方面创新,成功开启了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作出一系列新的战略安排,提出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一步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体系;进行新的实践探索,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跃上新台阶,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要标志。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一个历史过程,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途径,它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断创造条件、夯实基础。
(以上内容摘自《中国发展报告2023》)(整理/郭心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