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发展报告|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水平和保障能力普遍偏低

2024-06-05 16:27:00BY:lyw
【字体: 打印

多数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力水平低、粮食自给能力不强。全球粮食生产主要集中于气候适宜、耕地资源禀赋占优势、农业生产效率较高的区域和少数农业国家。以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为例,全球前五大生产国产量合计分别占全球总产量的73.3%、64.8%、73.7%和82.4% ,而全球粮食需求主要集中在人口众多、水土资源相对匮乏的亚洲、非洲等地区。从人均粮食产量看,以谷物为例,北美洲最高达1319.6千克,而非洲最低仅为145.6千克,两者相差1174千克。产能的不均衡带来了消费不均衡,北美洲年人均谷物消费量最高达1053.9千克,而非洲最低仅为210.9千克,两者相差843千克。从全球农业生产力水平看,发展水平严重不均衡,以谷物单产为例,北美洲单产最高达7140千克/公顷,非洲为1750千克/公顷,相差了5390千克/公顷。从自给率水平看,人均耕地资源禀赋占优和农业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粮食自给率更高,如2020年大洋洲自给率最高达246%,北美洲和欧洲分别为128%和125%,而亚洲和非洲分别为86%和69.4%。

多数发展中国家保障粮食安全的难点在于农业发展滞后和现代化程度不高。部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国家经济实力不强,普遍对农业发展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对农业基础设施如耕地、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等投入不足。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机械化、自动化等现代化农业装备匮乏,现代农业科技特别是现代农业生物育种、生物农药等技术水平不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不高,加工、物流、仓储等农业供应链短板多,农业产后损失和消耗大。另外,受人多地少的资源禀赋制约,小农户分散种植经营模式居多,应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等自然风险能力不足。

多数发展中国家缺乏有效调控手段应对粮食市场风险。以FAO确定的确保粮食安全的库存消费警戒线17%~18%为参照,根据经合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对比不同区域看大洋洲的库存消费比长期显著高于警戒线,2021年高达58%;亚洲发展中人口大国、农业大国自身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农业发展水平逐步提高,为保障本国粮食安全,逐步依靠自身农业产能积累库存,使得亚洲整体库存消费比警戒线持续提升;北美洲和欧洲长期保持产消富余,多数年份都处于库存消费比警戒线之上;仅有非洲长期位于库存消费比警戒线以下。对于多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低收入国家而言,一方面,因粮食产能不足而难以依靠自身储备粮食,缺乏有效调节市场手段,应对风险能力不强;另一方面,经济实力薄弱导致粮食购买力不足,且易受地缘政治、经济冲击等影响。

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更易受外部因素冲击。过去30多年间,多数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产不足消,需依靠进口粮食满足国内需求,粮食国际贸易逆差逐渐扩大。当前,发展中国家整体上除了大米,其他品种食物长期处于国际贸易逆差态势,而原本处于国际贸易顺差的大豆、猪肉、牛肉转变为国际贸易逆差。同时,受全球贸易自由化发展趋势影响,部分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强的发达国家、农业强国,将本国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粮食等农产品持续出口到发展中国家,以其低廉的成本、价格优势挤压部分贸易开放程度高、农业竞争力弱的发展中国家,使得农业基础原本就薄弱的发展中国家难以依靠市场驱动本国农业和竞争力提升。在双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发展中国家对国际粮食市场依赖程度加深,对外依存度持续提高,受国际市场冲击风险增大因素的影响,国际粮食价格剧烈波动对高贸易开放度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粮食消费物价指数冲击最显著。

(以上文字摘自《全球发展报告2023: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全球发展》)

《全球发展报告2023》以“处在历史十字路口的全球发展”为主题,诠释全球发展的基本特征、主要趋势、机遇挑战及前瞻性思考,重点分析减贫、粮食安全、卫生健康、发展融资、能源转型、工业化、数字化七个领域面临的突出问题并提出建议。(整理/王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