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氢融合助力新型电力系统发展

2024-08-10 10:39:49BY:lyw
【字体: 打印

据测算,我国2022年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约100亿吨,主要来源于工业、发电、建筑和交通四大领域。其中,与能源活动相关的碳排放占总排放量的80%。要实现低碳发展,就要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就要发展大规模储能和储氢技术,电氢融合技术就是解决方案之一。

氢能是能源互联网的重要纽带,通过氢这一载体将原本分离的终端用能网络——电网、热力网和燃料网联成一体。通过电氢融合,能够解决当前单纯依靠电能难以解决的脱碳难题:氢能可应用于电能难以应用的脱碳场景;氢及其衍生物可低成本长距离高效传输;氢网易于实现供需平衡;氢能适于跨季度大规模储存。

(一)氢与电能的关系

由于绿氢主要来自绿电,电氢转化,能效将有所降低。因此,从能效的角度出发,需要遵循“宜电先电、电氢融合、减少转化、经济安全”的原则,通过氢电互补支撑长周期稳定供能,解决电能难以解决的降碳问题。

在处理好电氢关系基础上,必须进一步解决好氢能自身的问题,如成本、安全和提效等。通过低成本的可再生能源高效地制取低成本的可再生氢,再把可再生氢低成本地运到那些难以电气化脱碳的应用场景当中,最终实现脱碳应用。

从脱碳的角度考虑,氢能特别适于氢冶金、化工原料和船舶运输,还适于提供建材的高品质热源、长途重型运输、航空运输和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服务。而电能除供电外,最适合于路面交通和建筑供能等。

(二)我国绿氢综合应用面临的挑战

总体而言,我国绿氢综合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从技术角度看,多数项目仅为短时示范,关键装备、元器件和系统集成技术缺乏长期考核;从技术经济分析的角度看,相关项目运行时间短,数据积累少,技术经济性分析还缺乏实际数据支撑。

当前,绿氢综合应用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方面:高成本和低效率,高安全风险,核心技术和装备仍有诸多“卡脖子”环节。

对于绿氢成本的影响,电价是最显著的,其次是装置的电耗,然后是电解槽的年运行时间。从我国氢能产业联盟研究的电解水制氢成本预测曲线来看,制氢成本趋于平稳的拐点大约在1500小时。这与我国光伏发电年利用小时数基本相当,这就意味着如果光伏发电直接制氢,中间可以省去一些不必要的直流交流电互换、高低压调压和过网费等过程,将在提高综合能效和降低制氢成本方面获得很大收益。

规模应用也是降低绿氢成本的重要途径。以制氢为例,电解水制氢装备的制氢规模越大,其综合成本越低。我国近年在规模制氢示范项目中,大多使用了单槽1000立方米/小时的制氢设备,而且近期也已开发出了2000立方米/小时的制氢设备,3000立方米/小时的制氢设备也在开发当中;有些企业还采用了多对一的技术方案,即多台电解槽对应1套后处理设备和1套纯化设备。通过这些规模应用措施的实施,有效降低了制氢装备制造和建设成本。

制氢仅是氢能供应链中的第一环,其成本占整个氢能供应链的35%~40%,氢能的配送和加氢成本占比更高,可达终端用户成本的60%。其中,配送约占成本15%~20%,另外加氢站的成本占氢源成本的42%~49%。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提出了构建绿氢低压供氢链的设想,开展了“4 乘 4”工程,即以4度电制1立方米氢,制取的4MPa绿氢,直接通入4MPa 纯氢输氢管道,送至低压加氢站中,无需加压,直接充入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系统中,实现4.0%重量储氢率的储氢。这一供氢链将具有低成本、高安全的特性。

(三)固态储氢的技术突破

采用固态储氢是降低用氢成本、提高用氢安全性的最佳方式之一。其一,它具有最大的体积储氢密度,氢原子进入了晶体的间隙,体积储氢密度高于液氢;其二,提高了储氢的安全性,储氢材料可在低压吸放氢平台下大量吸放氢,低压下易于密封,即使泄漏,储罐也可自控式地降低氢气泄漏速度,为采取安全措施赢得宝贵时间;其三,可降低用氢成本,因为低压加氢将高压加氢站中的高压压缩机和高压储罐省掉了,降低了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行成本。

为加快固态储氢在我国的应用,重点突破了三项关键技术,即高储氢容量材料开发及其工程化制备技术、基于储氢热/动力学特性的传热传质模拟仿真技术、储氢装置安全评价和测试技术。为保证使用安全,对储氢材料进行了特殊处理,经特殊成型后形成的储氢元件,在空气中不自燃,遇水不分解且点火不燃烧,经应急管理部化学品等级中心鉴定不属于危险货物。采用这样的安全储氢元件,面向不同应用,开发了一系列储氢装置,有面向便携式的、固定式的、加氢站用的和车载应用的,目前已陆续在一些分布式供能项目、大规模的氢储能项目、加氢站项目及商用车、助力车和游艇中得到应用。其中,长周期分布式储能已经具备成本的竞争力。

除技术成熟度外,储运成本也是影响氢能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技术创新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对于降低成本至关重要。地下储氢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工业应用和大规模储能应用。车载储氢瓶、低温液氢、固态储氢等技术目前成本仍偏高,但通过不断技术创新、逐步扩大工业化生产规模,储运成本将逐渐下降。

(以上内容引自《储能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赛道》,略有改动)

《储能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赛道》一书从储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储能产业发展的重大意义入手,全面探讨了我国储能产业的发展现状、面临的挑战及未来发展趋势。本书不仅对全球储能产业发展动态、主要国家战略导向及支持政策、我国储能产业进展进行了深入分析,还研判了我国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的机遇、区域储能产业发展路径,剖析了我国储能产业面临的瓶颈和挑战。在此基础上,本书针对我国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建议。

(整理/沈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