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解读《研学旅行设计》
编者按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并对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作出系列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研学教育成效如何?怎样统筹推进中小学研学教育?深化研学设计各项任务如何扎实推进?教育部等11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第一次以政府文件形式提出“研学旅行”概念,也第一次将研学旅行纳入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这是我国教育史上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的一次重大变革。《研学旅行设计》一书便是以全面认知和系统建构中小学研学旅行体系为主要内容,可谓应时而生,应需而著。
研学旅行政策发布以来,教育界、文化界、旅游界、经济界等多领域的专家,全国各地区、中小学校、旅行社积极响应,但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还不成体系,各领域都急切需要理论指导。《研学旅行设计》因应这场悄然发生的重大变革,做了大量开拓性工作,为研学旅行的顺利开展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实践模式。一是拓展了教育时空。从古代的私塾教育、书院教育到近现代的学校教育,学习已发展为一种专门性劳动,文本、特定的空间、固定的年段之间的对应性越来越强。研学旅行则旨在突破这种教育格局,首先把教育引向学校之外,使学得之外的习得、养得获得了更为广泛的机会。二是加强了学习与生活、职业的关联。研学旅行作为调节学习、生活、职业的教育教学手段,使得知识与生活的天然联系以及与职业的互动成为可能,学生会获得对知识面貌的完整认识,并尝试发现和把握知识的活态性质,从而打开关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之门。三是关注了基础教育学术品质。研学旅行吹来一缕清新的风,把异地体验与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既读万卷书,还行万里路。这是一趟充满了新奇、未知、探索的学习旅途,是学生喜爱的方式。
首先,为研学旅行这一新生事物提供了系统性的认知结构。本书探讨了研学旅行的前世今生,对前期实验区的情况进行了具体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研学旅行的本体概念及相关概念,揭示了研学旅行的目的、意义,定位了研学旅行各个层面上的价值,归纳了研学旅行所具有的情境教育、现场研学、切身体验、综合实践、群我结合、开放包容六大特质,并从教育规律、课程建构规律、学生学习规律三个主要方面奠定了研学旅行的理论根基,做了研学旅行基本要素分析。
其次,为研学旅行工作开展和研究推进指明了正确的方向。在工作方面,本书基于研学旅行教育工作,对工作思路、工作目标、工作的基本原则进行了阐述;基于研学旅行参与方多元主体的特点提出了建立“研学旅行共同体”的倡议,并与三级课程管理体系相呼应;基于研学旅行执行主体的差异提出了实施研学旅行的一般范式和特殊范式;基于研学旅行发展体系做了区位层面和系统层面的要素分析;基于国家文件要求较为详细地阐述了研学旅行发展体系的六大质性特征。再次,完整呈现并从细节层面勾画了研学旅行发展体系。研学旅行发展体系涵盖面很广,本书集中从研学旅行区域规划的制定与执行,研学旅行活动课程的规划、开发与实施,研学旅行精品线路的设计、开发与运维,研学旅行活动基地的建设、申报与管理,研学旅行工作机制的研制、协调与落地等核心工作层面进行了完整陈述,层层剥茧,形成了具有系列性、程序化的体系导图。
最后,基于实施现状与问题导向虑及研学旅行的效果。研学旅行教育工作牵一发而动全身,而且不确性因素会伴随研学旅行全程。为了提升研学旅行效果,规避一切可能的风险,本书从组织管理与督导评价进行了责、权、利分析,要求严格组织管理,以评定质,以督促导,以法定责;从知与行、收与放、统一行动与独立自主、走马观花与实际获得、实证与隐喻五组关系探究如何让研学旅行从实际发生到实际获得;从主导权、教育公平、教育价值的大小、文化教育、敏感意识、与国家课程的关联、与地方校本课程的关联、学生角色设计、时空设计、城乡学子的差异性十个方面深入剖析影响研学旅行质量的诸因素。(作者: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课程教材中心主任杨德军)
(摘自《研学旅行设计》一书序言,内容有删节)
图书简介
《研学旅行设计》一书站在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全局的高度立论,全面梳理了研学旅行教育的由来及发展历程,对研学旅行的基本认知、发展体系、核心工作、组织管理与督评体系以及需要把握的五组关系、需要处理的十个关键问题等做了较为详细的架构、论述,提供了一系列具体的实施方式和操作策略,填补了研学旅行理论研究的空白,也提供了系列工具。(整理/钟紫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