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天寿院士:抢抓储能产业机会,液流电池有望满足需求

2024-10-10 10:00:23BY:lyw
【字体: 打印

构建面向碳中和的新型电力系统,需要大规模、高安全性以及不同时长的储能技术。其中,最缺的就是长时储能技术。从当前类型来看,主流储能技术现阶段仍难以大规模普及应用,尚无法满足所在领域的需求。而压缩空气储能,在规模、时长、寿命上的表现都很可观,应用场景丰富,但其所需的储气空间大,有待进一步降本提效。

电化学储能可否像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一样实现长时?从原理上讲,电化学长时储能需具备两个主要因素,即可流动的能量载体和相应的能量转换装置。前者可包括氢气、甲醇、氨等燃料以及电解液,后者涵盖电解池、燃料电池、液流电池等装置。电化学流体电池易模块化、时长灵活、安全且无地域限制,适用于长时、大规模的储能,有望满足新型电力系统对储能提出的要求。

其中,又数全钒液流电池发展最快,目前已进入商业化初期阶段。我国非常重视全钒液流电池发展,装机量增长迅速。但电化学流体电池也不是没有短板,推广应用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成本。电堆和电解液占储能系统成本的80%以上,所以应致力于提升电池密度,或提升电解液利用率。比如,现在电解液利用率大约只有60%,相当于40%的钒没起到作用,因此要提高电流密度。突破技术瓶颈,是抢抓储能产业机会的关键。(赵天寿系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

(整理/常昌盛,本文选自《储能产业: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赛道》,有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