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清辉 | 因地制宜探索创新 形成高质量发展合力
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关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在不断深化。同样,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也正在蓬勃涌现,正成功地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现代化新征程丛书”(第一辑)中的《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一)》一书选取了8个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兼顾了各种性质的不同主体,突出了不同领域,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现代化新征程丛书”(第二辑)中的《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二)》一书选取的8个案例兼顾了长三角、珠三角、中西部、东北等不同发展程度的区域。我国区域发展基础和条件差异较大,不同经济基础和自然禀赋的地区,其适宜发展模式和路径也不同。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指出“江苏发展新质生产力具备良好的条件和能力”,希望江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作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长三角地区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绿色转型发展等方面遥遥领先,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
关于其他地区的发展,主要分享两点。一是在东北地区,选取了黑龙江佳木斯充分利用口腔医疗产业发展历史悠久的特点,打造“中国牙城”的案例;在西部地区,选取了广西柳州利用螺蛳粉的走俏顺势而为,从小米粉到百亿产业的案例。这两个地区的城市,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自身比较优势,因地制宜、扬长避短,走出了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二是选取广东省交通集团的案例。广东省交通集团应用新一代数字技术,引导传统交通运输行业向更深层次、更广泛领域的信息化、智能化迈进。传统产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很大,也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是一种清醒和定力,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最终形成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本文根据作者在“现代化新征程丛书”(第二辑)新书发布会现场发言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