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强国国际经验②|新加坡海洋生态保护政策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指出“要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培育壮大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浙江海洋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更是独一无二。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枢纽和东部海洋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已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助力浙江沿海地区取得高质量发展的“蓝色引擎”。本系列摘自《建设海洋强国:浙江的探索实践》一书中国际上的相关做法,供读者参考。
新加坡是公认的花园城市和岛屿城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尤其是海洋生态保护。新加坡政府明确将海洋生态保护纳入国家发展战略中,制定了蓝色发展总体规划和蓝图,并针对航运、生物多样性等重点领域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计划和倡议,基本形成了完整的海洋生态保护管理政策体系。
在海上航运领域,新加坡海事及港务管理局2011年发布了新加坡海事绿色倡议,以减少航运及相关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进而促进新加坡的清洁和绿色航运发展。该倡议包括绿色船舶计划(GSP)和绿色港口计划。2019 年该倡议进一步延长至2024年12月31日,旨在促进海洋清洁燃料的使用及节能操作措施的运用,构建繁荣的海洋经济生态系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新加坡国家公园委员会2015年启动了自然保护总体规划,涉及海洋、沿海、陆地,覆盖生态系统、物种和基因等各个层面。2019年,新加坡国家生物多样性中心发布国家生物多样性战略与行动计划,一是成立沿海和海洋环境技术委员会,作为管理沿海和海洋资源的协调机构;二是国家公园委员会通过与多方合作,开展一系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研究项目;三是实施珊瑚礁恢复项目,维护新加坡的海洋生态系统。
在海岸带保护领域,2018年,新加坡国家公园委员会制定综合城市沿海管理计划,计划鼓励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密切和积极的伙伴关系,以优化沿海资源利用,在沿海开发的同时保护敏感的沿海生境。2021年,新加坡国家公用事业局制定沿海保护总体规划,逐步对新加坡海岸线各段进行沿海适应性措施的研究和概念设计,通过将新加坡海岸线划分为不同的部分,分阶段逐步制定针对不同海岸线特征的海岸保护措施。
资料来源:王群、桂筱羽,《新加坡海洋生态保护的政策实践及启示》,《自然资源情报》2023年第6期。
——以上内容摘自《建设海洋强国:浙江的探索实践》
图书简介本书分别从港口、产业、科技、开放、生态、空间等涉海领域总结了当前海洋强国建设领域成效。同时以浙江省为例,系统梳理了“八八战略”实施以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的总体成效,对涉海具体领域分别进行了经验分析与问题总结,并对未来提出展望,以期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更好助力海洋强国建设。(整理/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