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收超21万亿|2024长三角百强企业榜单公布

11月28日,2024长三角百强企业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公布了2024长三角百强企业榜单。数据显示,长三角百强企业2023年营收超21万亿元,净利润超9000亿元。其中,营收超千亿元的企业有74家,比上年增加5家。长三角百强企业入围门槛达到781.6亿元,比上年提高56.6亿元。
|百强龙头企业“挑大梁”
在营收方面,中国宝武实现营业收入1.1万多亿元,再创新高,继续领跑长三角百强榜;恒力集团、奇瑞控股、拼多多、盛虹控股、浙江吉利、杭州实业、中建八局、东方航空、阿里巴巴、美团等10家企业均贡献500亿元以上的增加额,合计营业收入增加额超过1万亿元,驱动长三角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创新高。从行业看,长三角百强企业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动力来自石化化纤、互联网服务、建筑和汽车及零配件制造行业。数据显示,上述这4个行业的营业收入增加额均超过1000亿元,合计增加营业收入1万亿元,增长14.45%。其中,行业排名第一的石化化纤增加额达到4000多亿元,增长17.48%。从榜单排名上看,中国宝武依然排名第1名;恒力集团排名第3名,比上年上升2名;浙江荣盛控股集团排名第5名,比上年上升1名;盛虹集团排名第6名,比上年上升6名。互联网公司排名上升较快,其中,拼多多由上年的第55名上升到第26名,是今年长三角百强企业排行榜名次上升最多的企业之一。
|长三角一体化协同发展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沪苏浙皖三省一市从“独唱”迈入“一张网”“一盘棋”的大棋局中。产业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发展潜力稳步提升,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崛起,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呈现集群集聚发展态势。三省一市依托自身制造业基础,深化横向联合,强化优势互补,汽车、生物医药、船舶和航空高端装备等产业协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跨省协作机制日趋完善,跨区域产业链供需对接、标准统一和政策协同有力保障了区域内重点产业链稳定。总体上,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集群,在长三角分工协同、科技协作的优势下,以制造业为主体的产业体系已成为引领长三角一体化的“强引擎”,树立了一个个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标杆。南京LG圆柱电池项目、合肥大众新能源汽车电池包项目、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项目……一大批战略性新兴项目在长三角地区加速落地,各地积蓄未来产业发展的新势能。制造业是长三角经济发展的底盘。近日,浙江省智能物联网产业集群经济总量首次突破1万亿元,成为继绿色石化、现代纺织与服装、高端软件后,第4个迈入万亿级的产业集群。江苏则有6个行业规模已超万亿元,且拥有10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加速推进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发展,必须追求新质生产力。这既是我们强国建设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时代呼唤,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承担更大国际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呼唤。基于此,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劲教授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政策、实践、建议》一书中从纵向的历史视角,梳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出背景、政策概念、理论逻辑和内涵特征,就我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目标与任务、要求与原则、路径措施进行政策解读。从横向对比视角,梳理美、德、日、韩等发达经济体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发展道路及经验教训,并总结了对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启示与经验。
(文/吴振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