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合作应对共同挑战》之“合作应对共同挑战的主要路径”③

2025-02-10 14:05:26BY:lyw
【字体: 打印

编者按:当前,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面临关键抉择。一方面,世界格局加速演变,“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另一方面,单边主义、保护主义蔓延,地缘政治局势紧张,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新的动荡变革期下,人类社会面临气候变化、产业链供应链、数智化、减贫、粮食安全、卫生健康、发展融资等一系列重大共同挑战。如何应对?唯有全球合作。

《全球发展报告2024》从重要意义、总体思路和主要路径三个角度,阐述了全球合作应对共同挑战的主旨。 本公众号将从“合作是应对共同挑战的必由之路”“合作应对共同挑战的总体思路”和“合作应对共同挑战的主要路径”三个方面,详做阐述。

本系列共六篇文章,本期为第六篇“合作应对共同挑战的主要路径”③。

(四)深化“全球南方”国家间合作

近年来,“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性崛起,深刻改变了国际格局,为打破“中心—外围”结构,更好实现自身发展带来新机遇。

新兴经济体之间应率先加强合作。新兴经济体之间应减少彼此投资限制和障碍,促进生产要素更顺畅流通,通过自身发展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创造更多机遇,加强贸易、投资、产业等合作,帮助和带动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工业化。

助力“全球南方”走绿色发展道路。新兴经济体在资源、技术、产业等方面具有较低成本的优势,能够以更可负担的方式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获得实现工业化、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所需的关键技术和产品,特别是能够通过跨国投资、贸易等方式,推动其在水电、风电、光伏、储能、电网等能源领域以及5G通信、公路铁路交通等领域提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加大科技、知识分享力度。通过实用技能培训、建立联合研究中心或实验室、开展发展实践理论交流等方式,加强“全球南方”国家科学技术和发展知识等交流,助力提升“全球南方”国家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和治理能力。

(五)推动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国际合作的本质是相互协同的集体行动,因此需要积极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为促进各方协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更有力的制度和平台保障。

坚定支持联合国在全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当前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在联合国有关框架下加强沟通协商,减少因误读误判造成的协同不足,形成具有约束力的国际共识。进一步巩固联合国系统各相关机构、公约在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卫生等领域的中心协调作用,防止全球治理体系碎片化和重复建设。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机构在推广可持续发展文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通过教育、文化交流等方式吸引更多年轻人了解全球面临的共同挑战,并积极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最大限度降低冲突的损害。要坚持平等对话、和平共处原则,减少冲突。各方应严格遵循以《日内瓦公约》为核心的国际人道法,把生存权、生命权置于最优先位置。推动对话协商,开展预防外交,从根本上保护平民免受战乱之苦。避免损毁冲突发生地水源、医院、诊所等民用基础设施,及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保障饮水、就医、粮食等基本生存需求。

对现有国际机制进行“增量式改革”。努力推动世界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增加用于全球发展的金融资源,在增资的同时提升“全球南方”国家代表性,增强全球治理机制的合法性、有效性和可信性。合作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份额改革,努力在“全球南方”份额上升达成共识,支持相关“全球南方”国家克服流动性困难。

加强“全球南方”的机制性合作。通过成员国间的有效务实合作举措,扩大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机制的全球影响力,提升全球治理体系的代表性。支持新开发银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新型多边开发银行通过扩员、新设区域代表处、设立金融中介基金等多种方式回应“全球南方”迫切需求。发挥非洲联盟、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共同体、东南亚国家联盟等区域性机制作用,加强立场协调,促进集体行动。

完善全球新兴领域治理。坚持以联合国为主渠道推进网络和数字、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治理。例如,可考虑在联合国框架下设立人工智能国际治理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智能向善、注重发展、伦理先行等理念,加强协同协作,推动形成具有广泛共识的治理框架和标准规范,避免因治理缺位导致的无序发展、风险扩散等问题。

(整理/李凡芃)